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

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

新闻公告

5月24日教研会简报

发布者: 发布时间:2019-05-28 17:49

5月24日教研会简报

2019年5月24日下午1点,电气工程系专业课教师在电气自动化综合实训室进行了教研会,根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的安排结合我系实际工作情况,确定的主要议题有:

 

1、检查每个老师微课制作和提交情况;

2、督促老师完成期末将检查的资料完成进度,如听课节数、论文、科研课题、创新创业等;

3、根据本次中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情况,请各系部趁中高职学生尚在学校之际,提早部署参加四川省2019年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参赛事宜。

3、由电气工程系主任余新民主任为老师们分享“三菱PLC  4AD模块的教学经验”。

首先,余新民主任询问和敦促了各位老师微课制作的情况,要求各位老师抓紧时间制作,同时督促大家完成本学期的听课任务、科研笔记任务、党员学习笔记等,接着宣读了学院关于参加四川省2019年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文件,要求老师们积极报名,积极参与备赛。

 

接下来,由余新民主任为老师们分享“三菱PLC  4AD模块的教学经验”。

余主任指出了一个事实:当今网络信息发达,学生轻易的就可以获得若干的学习资料,文字、PPT、慕课、视频应有尽有,是不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好技术呢?

答案是:未必!

余主任以亲身的教学为例。下载了网络比较受欢迎的“ 4AD模块的使用”教学视频,在课堂给学生播放,并且告诉学生这是讲解最到位的视频,一定认真看。

学生怀着巨大期许,认真的观看,十几分钟后部分学生就表现的有些吃力了,一节课后大半的学生就倦怠了,两节课下来,全班全军覆没了,几乎没有人听懂。

这和一些老师上课的状态很像啊,老师讲课,学生听不懂,自娱自乐。这其中问题出在哪儿呢?

 

余新民主任分析:

第一:最主要的还是老师的教法出了问题,视频课程很好,讲的很透彻,几乎与4AD相关的用法都讲了一遍,包括每个寄存器的存储数据都讲了。然而问题也就出在这里,理论讲的太过于系统全面,把学生“吓着了”。

第二:学生基础差也是问题。

如何因材施教,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掌握较复杂的知识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。余新民主任提出自己的解决之道:项目驱动教学,从实际需要出发,用得着的讲,暂时用不着的先放过,把学生领进门,再图发展。还是以 “4AD模块的使用”为例,余新民主任进行了以下的教学设计。


 

1、将“4AD模块的使用”设计为一个教学项目,通过压力传感器和4AD模块的应用,设计一个“汽车安全带提示器”,当人在座位上是,点亮指示灯提醒系上安全带。项目设计是教学的灵魂,新颖创意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,难度适中,让学生处于“跳一跳就摸得着”的学习状态,项目设计最考验教师的思想和水平。

2、先向学生讲授思路,特别注意,不是一来就讲用什么知识实现?而是先分析项目中的设计思路,比如绘制一个从传感器到 4AD模块再到PLC的框图,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做什么,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方案,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引领学生思考的作用。

3、带领学生分析,要实现项目,我们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,哪些是已经学会的哪些是不会的,比如,指示灯的控制是我们会的,AD模块的使用时不会的。

4、通过前面几部的引导,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到“我要学习”的主动学习状态,

至此,才向学生介绍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,新技能,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不一样。

5、讲授新知识,学习4AD模块,在教授是也不是面面俱到,完成项目必须用的知识才讲,其他的先不讲解,比如:这个项目中我们只学习第一个通道,电压模拟量的转换,其他通道电流的转换都先不讲。

6、安排学生实训,进行指导。

不知不觉,一个小时的时间在分享的快乐中过去,这样的的经验传授对年轻教师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,经过这样的分享经验,使每位年轻的教师在面对实际的专业教学,面对中高职学生的时候,能够把课上好,上出效果,同时也提升了自我水平。

 

7、完成项目,让学生们完成项目,同时回过头来补充前面忽略的一些将来可以用的知识点。

通过以上项目的设计和展示,将一个较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在不知不觉中传授给了学生,不让他们有太大压力感,将枯燥的技术知识,联系到实际生活中,理解准确。

 

 

1559035062438297.png

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05-14 17:28:33